企業(yè)文化
CULTURE
CULTURE
當前所在頁面:網(wǎng)站首頁 > 企業(yè)文化>學(xué)習(xí)園地 自幼酷愛紅薯的兩位小朋友,無疑已成為婆婆心中永恒的摯愛。秋日豐收時節(jié),紅薯滿地跟寶貝般一一到手,婆婆更是日日變換著花樣,將這美味端上孩子們的餐桌。晨曦微露之時,婆婆已先行洗凈切塊,搭配小米慢慢煮成稀飯。那些燉的軟糯的紅薯塊,充分吸取了米湯的精華,香氣四溢,彌漫整個屋舍,使得一家老少皆陶醉在這紅薯的醇香之中。

上個周末的黃昏,女兒喝著稀飯,俏皮的指著碗里的紅薯塊問:“奶奶,這甜甜的紅薯,是從樹上摘下來的嗎?”婆婆聞言開懷大笑,輕輕撫摸她的頭頂說:“小傻瓜,紅薯可是生長在泥土里的呢。剛好紅薯成熟期,等周末,讓你媽媽帶著你們?nèi)?/span>親自看看紅薯長啥樣。”女兒的眼睛瞬間綻放出光彩,拉著我的手不停念叨:“媽媽,周末一定要帶我和哥哥去!我要看看紅薯在泥土里是躺著還是站著!”
終于盼到周末,我?guī)е鴿M是期待的孩子,如約來到朋友家的紅薯地。剛到田埂邊,倆小孩就迫不及待的跑了過去,蹲在地里盯著滿地的紅薯藤發(fā)愣,女兒皺著小眉頭回頭喊我:“媽媽,這里全是綠葉子,沒有紅薯呀!是不是我們來錯地方了?”

朋友笑著走過來,遞給孩子倆小鏟子,說:“紅薯呀,是個‘害羞’的小家伙,專愛躲在泥土里生長,得咱們親手挖,才能把它找出來?!痹谂笥训闹笇?dǎo)下,女兒先順著藤蔓的根部找到粗壯的莖,再用小鏟子小心翼翼地在周圍扒土。一開始沒掌握技巧,要么一鏟子下去鏟斷了藤蔓,要么挖得太淺,連紅薯的影子都見不著。試了好幾次,女兒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,有點泄氣地把鏟子往旁邊一放:“媽媽,挖紅薯比吃紅薯難多了,我挖不到?!?/span>
我蹲下來,拿起她的小鏟子,指著不遠處的一根藤蔓說:“你看,就像奶奶煮紅薯稀飯,得慢慢熬,紅薯才會軟乎;挖紅薯也一樣,得順著根須的方向,輕輕扒開泥土,多一點耐心,它就會露臉啦。”這次,女兒耐著性子,跟著我一點點扒土,當看到泥土里露出紅薯的一角時,她激動得小聲喊:“媽媽!我看到了!是紅薯!”再往下挖了幾下,一個比她腳掌還要大的紅薯終于被她挖了出來,她舉著帶泥的紅薯蹦跳著,聲音里滿是雀躍:“我挖到紅薯啦!原來它真的躲在泥土里!”兒子這時也湊過來,喊著我說“媽媽快看,我挖到一大窩紅薯了!”我們幾個也在兒子的呼喚中看向挖好的紅薯坑,哇,居然串著三個大小不一的紅薯,像三個緊緊抱在一起的小胖子。

在那個金色的午后,我們滿懷喜悅地收獲了兩大袋紅薯,孩子們的鞋子和衣衫上都染滿了泥土的痕跡,他們的笑聲卻純凈而歡快。歸途之上,女兒興奮地向我敘述著挖紅薯的點點滴滴,她突然感慨道:“媽媽,我現(xiàn)在終于明白了,奶奶蒸的紅薯和煮的紅薯稀飯,原來需要從春日里種下希望,等到秋光乍泄之時才能收獲這飽滿的果實。洗凈泥土,蒸熟煮軟,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易?!彼脑捳Z觸動了我,讓我意識到,挖紅薯的過程,恰恰映照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之真諦。

夜幕低垂,我們回到了溫暖的家中,婆婆已經(jīng)將我們帶回的紅薯蒸熟,香氣尚未出鍋便彌漫了整個屋宇。女兒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,然后細心地分給我一半:“媽媽,親手挖出的紅薯,味道比市售的更為甘甜?!蓖聿蜁r分,兒子也慷慨地將紅薯的一半遞給婆婆:“奶奶,這是我和妹妹辛勤勞動的成果,請您品嘗,它比往昔更加甜美。”

望著這一幕溫馨的場景,我恍然大悟,這次挖紅薯之旅,不僅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勞動果實的甘甜,更讓他們領(lǐng)悟了付出與堅持后的收獲。這從泥土中汲取的智慧——不躁進,耐心堅持,明白耕耘之艱辛,將會如同這誘人的紅薯香,默默植根于孩子們心田,伴隨他們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(zhàn)。正如在日常生活中,婆婆烹飪的每一桌佳肴、我們渴望守護的每一份溫情,都需要我們傾注心力;在工作中,我們追求的每一個目標,亦需如挖掘紅薯一般,沿著正確的路徑探尋方法,以恒心與毅力去堅守,方能品嘗到屬于我們自己的那份“甘甜”。(嘉惠公司:雷雨莎)
Copyright @ 嘉德信 版權(quán)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西安嘉德信環(huán)保(集團)有限公司
地址: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(qū)灃惠南路36號